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拒绝或者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第三十条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除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第七十四条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违法事实应当真实、清晰、完整、准确。行政机关应当审核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
(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三十三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第五十二条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注明■★◆★◆。
第七十六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十二条行政机关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加强证据材料移交、接收衔接,完善案件处理信息通报机制★■◆■◆◆。
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第五十四条除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
第四十七条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行政处罚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过程记录,归档保存。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21年1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第七十八条行政机关违反本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行收缴罚款的,财政部门违反本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向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拍卖款项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当事人认为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权申请回避◆◆◆■★。
第七十七条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并有权予以检举,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机关对使用的非法单据予以收缴销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第八十三条行政机关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第八十五条本法中“二日◆★”“三日”“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六十六条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第三十五条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第二十八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第六十三条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的具体事项★★★★◆、权限、期限等内容■★★★■■。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组织应当将委托书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六条行政机关因实施行政处罚的需要◆■,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协助请求。协助事项属于被请求机关职权范围内的■■,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第二十七条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
第四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
第四十九条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行政机关对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
第八十条行政机关使用或者损毁查封、扣押的财物■◆■■,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条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公开的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撤销、确认违法或者确认无效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三日内撤回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并公开说明理由。
第五十五条执法人员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主动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要求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不出示执法证件的,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检查。
第十三条国务院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第十九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十条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五十六条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第四十三条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应当回避。
第十五条国务院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评估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和必要性,对不适当的行政处罚事项及种类、罚款数额等◆■◆◆■■,应当提出修改或者废止的建议■■★。
第十四条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地方政府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第六十一条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加处罚款的数额在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不予计算。
第五十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第十八条国家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等领域推行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第四十四条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行政机关尚未给予当事人罚款的■◆◆◆■■,不再给予罚款。
第六条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第二十九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听证公开举行;
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第五十一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有权申诉或者检举;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发现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第六十二条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不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明确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依法处理或者将冻结的存款、汇款划拨抵缴罚款◆◆★;
第六十九条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到指定的银行或者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并采取信息化手段或者其他措施,为当事人查询、陈述和申辩提供便利。不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
第五十七条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第二十三条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一条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第五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不得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评直接或者变相挂钩。除依法应当退还■◆、退赔的外,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
第六十五条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作出决定。
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行政机关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
承接行政处罚权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按照规定范围★◆★◆、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
第四十一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事实的,应当经过法制和技术审核,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符合标准■◆★■、设置合理、标志明显,设置地点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九条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立案依据、实施程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应当公示。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门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第七十条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专用票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专用票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三条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六十七条至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履行。
当事人有违法所得,除依法应当退赔的外,应当予以没收■◆。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所取得的款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违法所得的计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行政机关批准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自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期限结束之日起计算■★◆。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拟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作出书面说明★★◆★◆◆。地方性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情况■■◆◆。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对管辖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也可以直接由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或者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七)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第三十一条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第七十五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规范和保障行政处罚的实施◆■■■■。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审查,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决定作出之前★■■◆,不停止调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强组织协调、业务指导★■★◆■、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协调配合机制,完善评议◆■■◆、考核制度。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的数额★★◆★■■;
第三十八条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无效。
第二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的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交由能够有效承接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使◆★★■◆,并定期组织评估。决定应当公布。
第八十一条行政机关违法实施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行政机关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的■★★■,由财政部门或者有关机关予以追缴,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实施行政处罚,适用违法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但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法律、法规、规章已被修改或者废止■◆,且新的规定处罚较轻或者不认为是违法的,适用新的规定。
第六十八条依照本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法律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为实施法律,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拟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作出书面说明。行政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情况。
第七十三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八十四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本法,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由听证主持人在笔录中注明。
第四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机关提出暂缓执行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应当暂缓执行★■■★◆。
第七十二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第五十九条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将收缴罚款据为己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